学生活动

学生活动

首 页 >> 学工在线 >> 学生活动 >> 正文

走进古村悟象山智慧 青春实践探保护新途

发布日期:2025-07-11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7月9日,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“蒲公英”志愿服务队走进江西金溪竹桥村,以“探寻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平衡之道”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,在古村肌理中追溯历史根脉,体悟文化传承的力量。

初入竹桥村,三口呈“品”字形排布的古井便映入眼帘。作为竹桥村最古老的印记之一,队员们纷纷围站井边,听青田书院山长洪志文老师讲述“品”字的含义。大家明确了“品”字布局既分担用水压力,又蕴含“品正德高”古训,与陆九渊“堂堂正正做人”理念呼应,让队员们认识到古村布局兼具建筑智慧与精神坚守。

古村广场上,非遗“金溪手摇狮”展演展现活态传承。这项明末清初的技艺以手腕操控狮具,“舐毛”“扑球”等动作及劝和桥段,暗合陆九渊“心即理”中“和”的内核,队员们通过观察学习,了解其传承脉络。

沿青石板路深入,队员们重点考察了地面嵌刻的“人”“本”二字,这一设计体现了“人本”思想,重视人的价值,与陆九渊任荆门知军时“改善民生”的治理理念一脉相承。

继续走进村落,“蒲公英”志愿服务队一行来到了“苍岚山房”,听老师讲述书房故事,观看老先生演示拓印,雕版见证“耕读传家”传统。修缮后的山房恪守“外观守古、内里更新”的原则。我们队员亲自体验雕版印刷技术,体会陆九渊心学名句。在对村落明清建筑群落的调研中,“谏草传芳”门坊的砖雕、“苍岚山房”的匾额“抬头做人,低头做事”,均在修缮中得到完整保留。

通过系统调研,服务队梳理出古村保护与开发的平衡逻辑:“品”字井与“人本”理念的留存彰显“守本”定力,“苍岚山房”“外观守古、内里更新”的改造体现“应变”灵活,雕版印刷体验馆“传古法、借新媒”的模式印证“传承需创新”的逻辑。这种“守”与“变”的统一,恰与陆九渊“学苟知本,六经皆我注脚”的智慧相契合。

“蒲公英”志愿服务队后续将持续聚焦古村活化案例,整理调研成果形成建议。队长表示,此次实践让大家深刻认识到,传统村落的生命力在于历史文脉的保护性传承,而青年学子更应在这一过程中贡献观察与思考,以青春力量助力文化传承。


友情链接 / Lkink

学院地址:湖北荆门市象山大道33号    邮政编码:448000  电话:0724—2356612

Copyright©  2024   荆楚理工学院   文学与传媒学院  All Rights Reserved